2025年9月25日,纽约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的一场非正式会议,让全球目光再次聚焦阿富汗。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四国外长坐在一起,共同发表了一份关于阿富汗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份声明不长,却字字千钧——坚决反对那些对阿富汗当前局面负有责任的国家在阿富汗及本地再建军事基地。
外界立刻将矛头指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豪言”:将“夺回巴格拉姆军事基地”,让美军“重返阿富汗”。一边是美国政客的“霸权宣言”,一边是四国联手的“强硬表态”,阿富汗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难道又要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
一、四国联手发声,背后是20年战乱的“血泪教训”
要理解中俄巴伊为何此时联手亮剑,就得先说说阿富汗的“现状”从何而来。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名入侵阿富汗,在这片土地上打了20年仗,留下的却是一片狼藉:17.4万人死于战乱,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经济崩溃,恐怖主义滋生。2021年美军仓皇撤离时,甚至连巴格拉姆基地的武器弹药、军粮都没来得及带走,直接扔给了塔利班。如今特朗普一句“夺回基地”,简直是把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当“笑话”。
展开剩余83%作为阿富汗的邻国,中俄巴伊最清楚美国驻军的“真实面目”。巴基斯坦边境城市白沙瓦,常年有阿富汗难民涌入,他们中不少人亲眼见过美军无人机误炸平民;伊朗东部的呼罗珊省,曾多次因美军跨境军事行动遭受波及;俄罗斯则长期警惕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认为美军驻军只会加剧地区动荡。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更是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但也深知:一个和平稳定的阿富汗,才符合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
这次四国联合声明,本质上是对“美式霸权”的集体说“不”。声明里那句“对阿富汗当前局面负有责任的国家”,几乎是指名道姓——20年战争让阿富汗民生凋敝,美国拍拍屁股走了,现在凭什么想回来就回来?
二、特朗普的“基地执念”,藏着美国的“霸权野心”
特朗普为何对巴格拉姆基地如此“情有独钟”?这座位于喀布尔以北60公里的军事基地,曾是美军在阿富汗的“心脏”——占地50平方公里,能起降C-17大型运输机,最多时驻扎过10万美军。2021年美军撤离时,甚至没通知阿富汗政府军,直接连夜跑路,被塔利班调侃为“比兔子跑得还快”。如今特朗普想把它“夺回来”,嘴上说的是“打击恐怖主义”,真实目的却藏不住:巴格拉姆基地是美国“重返中亚”的跳板。中亚是连接欧亚的枢纽,美国若在此重建军事存在,就能同时威慑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实现“一箭三雕”。
但美国似乎忘了:阿富汗人早已看透了他们的“套路”。塔利班发言人此前明确表态:“阿富汗绝不接受外国在阿富汗哪怕一寸土地上的军事存在。”网上阿富汗普通民众更直接,有人晒出亲人死于美军空袭的照片,配文“不要美军,只要和平”。美国想“重返”?先问问阿富汗人民答不答应。
三、四国“各有立场”,却在这件事上“高度一致”
很多人好奇:中俄巴伊四国,国情不同,甚至在一些国际议题上存在分歧,为何偏偏在阿富汗问题上“拧成一股绳”?答案很简单:维护地区稳定,符合四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作为阿富汗的邻国,我们不搞“势力范围”,只希望阿富汗实现和平重建。近年来,中国已向阿富汗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建设医院、学校,还通过“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推动阿富汗松子、地毯等特产出口中国。对中国而言,一个稳定的阿富汗,是“一带一路”倡议向西延伸的重要支点。
俄罗斯的考量则更直接,美国若在阿富汗重建基地,等于在俄罗斯“南部后院”插了一把刀。历史上,苏联曾在阿富汗吃过大亏,如今俄罗斯绝不允许美国在此“复制霸权”。
巴基斯坦和伊朗作为阿富汗的“近邻”,更是直接承受着战乱的“溢出效应”。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 Tehreek-e-Taliban Pakistan”(TTP),就与阿富汗局势密切相关;伊朗则担心美国驻军会加剧边境地区的毒品走私和难民潮。两国早就呼吁国际社会尊重阿富汗主权,这次与中俄联手,正是为了“抱团取暖”,共同抵制外部势力的渗透。
四、国际社会“站队”,美国“霸权逻辑”遭遇滑铁卢
四国联合声明发布后,国际社会的反应耐人寻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态支持“尊重阿富汗主权”,强调军事手段不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答案;印度虽然未直接参与,但这些年他们一直强调,反对任何可能加剧地区紧张的行为;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也罕见地与美国“唱反调”——他们普遍认为阿富汗的未来,应由地区国家共同决定。
这背后,是美国“霸权逻辑”的失灵。过去几十年,美国习惯了“想打谁就打谁,想驻军就驻军”,但如今在多极化趋势下,单极霸权早已行不通。中俄巴伊四大国,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军事强国,还有是阿富汗的直接邻国,四国联手形成的“地缘政治屏障”,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五、阿富汗的未来,该由谁来决定?
从19世纪的“英阿战争”,到20世纪的“苏阿战争”,再到21世纪的“美阿战争”,阿富汗一次次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如今,四国联合声明的核心,正是要打破这一“历史魔咒”——让阿富汗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事实上,阿富汗局势近年来已出现积极信号:塔利班临时政府与邻国的关系逐渐缓和,巴基斯坦开通了边境贸易口岸,伊朗帮助阿富汗重建了多座水电站,中国企业则在阿富汗投资建设了光伏电站,解决了部分地区的用电难题。这些“民生合作”,才是阿富汗稳定的“压舱石”。
反观美国,一边喊着“反恐”,一边却在中东扶持代理人武装;一边声称“尊重主权”,一边却想在他国领土上重建军事基地。这种“双重标准”,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所说,四国联合声明,体现了阿富汗邻国对阿富汗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尊重,以及国际社会助阿稳阿的共同意志。
结尾:
特朗普的“重返”言论,或许只是竞选季的“嘴炮”,但中俄巴伊四国的联合声明,却释放了一个清晰信号:任何试图在阿富汗搞“霸权主义”的行为,都将遭到地区国家的坚决反对。阿富汗的和平,需要的不是美军的“枪口”,而是各国的“援手”;需要的不是军事基地的“钢筋水泥”,而是学校、医院和工厂的“烟火气”。
历史已经证明,霸权主义行不通,穷兵黩武没有好下场。阿富汗的未来,终究掌握在阿富汗人民自己手中——这或许就是四国联手给世界的“启示”。而对于美国而言,与其想着“重返”,不如先反思:几十年战争给阿富汗留下了什么?又给美国自己带来了什么?
发布于:河南省百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